# 彭雪枫:豫皖苏抗日前线的传奇征程
1938 年 9 月,中共中央毅然决策挺进豫皖苏抗日前线。毛泽东同志亲自点将,时任八路军少将参谋处长的彭雪枫将军勇挑重担。
彼时,豫苏皖地区形势严峻,日军、国民党部队、地方武装割据混战,百姓苦不堪言。彭雪枫率三百余人队伍进驻,却遭地方武装与国民党部队排挤,当地群众也不欢迎。如何在此立足,成为他的首个难题。
彭雪枫毫不退缩,奇袭日军王集军需库大获全胜,借此在群众心中树立起新四军抗日救国的光辉形象。《拂晓报》的广泛宣传更是助力,豫皖苏人民与地方武装踊跃加入新四军。
然而,日军为遏制队伍壮大,对新四军根据地展开扫荡。立足未稳的新四军与地方武装头领谭育亭、国民党师长岳中夏携手,掩护群众通过国民党防区成功转移。但根据地仍受重创,彭雪枫率队转移至庆阳店。
春旱降临,断粮危机来袭。彭雪枫实地考察后,带领部队与群众挖渠筑坝、推土造田。短短几年,队伍发展到两万余人。
中央指示下,彭雪枫抓住时机与日军决战。日军先发制人,彭雪枫率部且战且退,诱敌深入。战斗打响,兵分两路:一部向国民党岳中夏防区进发,迂回至日军后方;另一部连夜奔袭沙岭日军旅团军火库。
面对日军猛攻正面薄弱部队,彭雪枫果断加强攻打沙岭军火库。骑兵团支援下,日军军火库守军败退,日军调派端城守军支援。关键时刻,国民党师长岳中夏打开防区大门,彭雪枫率新四军直捣端城。日军主力回援时,端城已空,日军将领无奈认输。
自此,彭雪枫的威名在豫皖苏令敌人闻风丧胆 。
解压密码: 7788123aa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