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《中国妇女解放之路:漫长黑夜中的摸索与挣扎》**
自先秦时期,儒家便提出“三从四德”观念,汉儒董仲舒又推出“三纲说”,宋儒更强调女性单方面守贞。至明清封建社会后期,对女性的压迫愈发沉重,妇女在这两千年里,深陷黑暗。她们于家庭中地位附属且次要,被社会全然排斥,不仅缺失独立人格,双脚还被紧缚,行动不得自由,社会与统治者奉行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。
在这漫长黑夜中,历经千年摸索挣扎,康有为、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倡导解放妇女。但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六七十年间,虽众多有识之士著文批判妇女所受压迫与不公,广大中国妇女仍未脱离黑暗。
戊戌变法时,人们着手废除缠足、倡导女学,辛亥革命时期,妇女自发要求男女平权,却均遭统治者和旧势力压制。直至 1916 年袁世凯称帝,对妇女的规范仍是传统儒家的“三从四德”“三纲五常”。
五四运动前夕,知识界对解放妇女的讨论热烈非凡,然而历史学家顾颉刚主张女子应有独立人格的文章,竟引来当时总统徐世昌和教育部长傅增湘施压,要求解雇两名教师、开除两名学生。可见,在当时统治者和保守派眼中,妇女解放难以被接受。故而,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一场运动,来推广和传播妇女解放思想。
解压密码: None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