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《张骞通西域: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征程》**
汉武帝建元元年(前 140 年),刘彻即位,张骞被任为内廷郎官。元狩三年(前 138 年),汉武帝欲联合月氏共击匈奴,招募使者,张骞应召从长安出发。途中经匈奴被俘困十年,后逃脱。他一路西行至大宛,经康居抵达大月氏与大夏,停留一年多后返程。归途中,张骞为避匈奴改走南道南山,仍被擒获关押一年多。元朔三年(公元前 126 年),匈奴内乱,张骞逃回汉朝,向汉武帝详述西域状况,被授太中大夫。
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与大月氏抗击匈奴的战略意图,然而此后汉夷文化交流愈发频繁,中原文明借“丝绸之路”迅速传播,意义非凡。张骞为打通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贡献卓著,赢得世界赞誉。
西汉初立,北方受强大游牧民族匈奴威胁。匈奴之名在古籍中多样,后统称“匈奴”。春秋战国后,匈奴步入阶级社会,形成奴隶制小国。楚汉战争时,冒顿趁机扩张,征服周边部落,灭东胡破月氏,掌控广大区域,建立统一政权和强大军事机器。匈奴奴隶主贵族常率骑兵侵占汉朝领土,骚扰掠夺中原居民。汉高祖七年(前 200 年)冬,冒顿可汗围晋阳,刘邦亲率 32 万大军征讨,却在邓白被围七天,靠陈平之计及向阏氏行贿才脱困。此后,刘邦不敢再战。惠帝、吕后及文景时期,因物资财力不足,采取和亲、送礼与被动防御政策,然匈奴贵族仍侵扰不止,文帝时甚至逼近长安,严重威胁西汉安全。
解压密码: None
暂无评论内容